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院士讲坛”在宝安揭牌,姚任寄语:打造专家集聚高地 推动院士宝安建设

  “院士讲坛”在宝安揭牌,姚任寄语:打造专家集聚高地 推动院士宝安建设

 区委书记、区长姚任,中科院院士姚建铨,深大教授景海峰,区领导吴晶、蔡英权以及福永街道主要负责人魏剑彬为“院士讲坛”揭牌。 

 

  11月1日是首个深圳人才日,作为深圳人才日系列活动的重磅之一,当天上午,“院士讲坛”揭牌暨“科学与人文的对话”首场讲座活动在福永街道凤凰书院举行。宝安区委书记、区长姚任表示,“院士讲坛”是打造“院士宝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家学者展示深邃思想和先进成果的舞台,将拉进学术研究与普罗大众的距离,推进文化交流和传播,共同提升宝安的文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吴晶,区委常委、区委区府办主任蔡英权参加活动并揭牌。 

  昨日是首个深圳人才日,也是《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正式实施的第一天。全市首个以院士为引领,汇聚国内外顶尖人才,传播知识、交流思想、展示风采的“院士讲坛”在宝安福永凤凰山凤凰书院揭牌落成,这是宝安落实《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的宝安表达,将为全区人才工作注入新的精神内核。“院士讲坛”首期活动邀请了中科院院士姚建铨与深大人文学院院长景海峰以“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为题开讲。 

  宝安是深圳的产业大区、人才大区。目前,宝安共有区高层次人才1707名,合作院士、诺奖得主共14名,博士人才约700名,技能人才达100万以上。“院士讲坛”落成后,将充分利用海量与宝安有密切合作关系的院士、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通过举办讲座、论坛、沙龙等途径在院士科学家、专家学者与社会公众之间搭建高端学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使宝安引进的或与宝安有合作关系的广大院士、专家、学者均可通过“院士讲坛”这一平台进行智慧碰撞和知识分享,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文化理念与宝安乃至深圳市民分享。同时,“院士讲坛”还将与深圳都市频道开展合作,通过将“院士讲坛”的内容制作成为电视栏目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未来,“院士讲坛”还将开发书籍、音像制品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深入挖掘传播渠道,将先进科学知识与人文理念传播得更深远,最大程度地发挥凤凰书院的科普和教育效益。 

  姚任表示,“院士讲坛”的揭牌是个新起点,宝安将继续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全力以赴地把“院士讲坛”打造成专家学者集聚的高地,打造成一个有凝聚力、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邀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前来分享最新的理论知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地提升市民的知识宽度、思维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吸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人文学家集聚宝安,早日把宝安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样板。 

 

 

  中科院院士姚建铨论战国学大咖景海峰,得出相同观点:科学与人文交融发展成就人类文明 

  姚建铨 著名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中科院院士,石岩湖国际院士村入村院士。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研究,所发明的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的精确计算理论及方法,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有代表专著《非线形光学频率变换及激光调谐技术》。

 

  景海峰 现任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儒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和儒学的研究。著有《熊十力》《梁漱溟评传》《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等,编有《当代新儒家》《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百年中国哲学经典》等。

   

  通常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是指自然科学,对“人文”的理解是传统文化、精神等,这都是相对狭义的理解。科学与人文的话题一直都存在不同观点,在昨日凤凰书院举行的“院士论坛”活动中,姚建铨院士与景海峰院长就科学与人文这个话题进行了对话,他们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的观点,并碰撞出相同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科学与人文不可完全分割,两者交融发展可成就人类更先进的文明。

  姚建铨院士表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日新月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如今一个人一天可接触到的信息量,是网络时代以前一个人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了解到的信息量。互联网让地球变成了地球村,身处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同一个时间通过网络探讨商议一件事。网上购物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习惯,人们足不出户照样过得丰衣足食。英国科学家霍金曾断言,人类将毁于自己创造的人工智能。姚院士不赞成这种

  观点,他认为无论是高级计算机,还是智能机器,都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从总体来说,某些智能机器也只是针对某一种人类的特性有所长,它还是受人类控制和主导。人的认识非常有限,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限。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认识存在矛盾冲突,两者交流融合才能更好地解决或缓解这些矛盾冲突。

  生活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改变。景海峰院长表示,科学和人文成为话题也是近百年来的事情。“人文”概念从西方的语境和理解来说,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广义上的人文来讲,古希腊以来的自然哲学就包含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出现,对人的自我省思、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发现,这种人文精神是符合现代人文精神的发展方向的。20世纪以来,对于人文精神的反思更加多元复杂。21世纪,在科学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人文如何自我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论题。尽管随着西学东渐,“科学和人文”才进入到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实际上早就有丰富的人文思考,包括周易、天人合一,这些与西方改造世界的人文观念不同。科学的发展与人文思考的矛盾自古就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寻求古人的智慧,来讨论如何处理科学发展与人文思考之间的矛盾。这种科学和人文的矛盾,实际上不只是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需要考虑,每一个人都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科学成果和人类文明的统一性,正是大家现在应该思考的。现在更需要有人文关怀的科技发展、有科学素养的人文知识成长,这对人类未来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来源:2017年11月02日《宝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