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才平台 > 基本情况介绍

宝安区基本情况介绍

  宝安在东晋时建县,有1600多年历史。1992年,宝安撤县建区,分设为宝安、龙岗两个行政区。2003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宝安、龙岗所有的镇改为街道、村改为社区、农民转为城市居民,2004年全面完成了农村城市化转制工作。200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光明、公明两个街道设立光明新区;2011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观澜、大浪、龙华、民治四个街道设立龙华新区,光明、龙华新区行政区划仍属宝安。

  宝安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部,地处珠江口东岸,行政区域总面积725平方公里,辖新安、西乡、福永、沙井、松岗、石岩6个街道及光明新区2个街道、龙华新区4个街道,共188个社区工作站、26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455万,户籍人口52.2万。

     

宝安区是深圳的经济大区和产业大区,2011年全区(包括光明和龙华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70亿元,同比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24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亿元,增长17.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84亿元,增长13.6%;出口总额992亿美元,增长14.7%;税收总额(不含光明新区,下同)468亿元,增长17.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1亿元,增长47.4%;人均可支配收入3.39万元/人,增长12.8%;万元GDP水耗、电耗分别下降11.5%、7.4%。我区经济总量接近西安市、福州市、长春市等省会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可以排在第12位。出口占深圳市的40%左右,占广东省的18%左右,占全国的5%以上;出口额高于省内的广州和东莞市,高于除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之外其他省的出口额。预计2015年宝安区GDP4800亿元,达到目前香港的三分之一。 

宝安区是深圳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区:   

     首先,区位优势突出。宝安位于穗深港经济发展轴黄金走廊,是深莞惠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是联系粤港的桥梁、辐射内地的通道,与前海紧密相连,无缝衔接,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区内有宝安国际机场、大铲湾港、107国道、宝安大道以及广深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地铁1、4、5号线宝安段建成营运。宝安国际机场与香港机场实现海陆联运,成为国内第四大航空港。明年6月份,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将投入使用,届时旅客吞吐量将翻一番以上。未来五年,深茂铁路、深莞惠城际线、地铁6号线、11号线和沿江高速、机场联络线、深中通道、外环高速等重大交通将陆续建设,轨道总里程将达到150公里。
     其次,产业优势突出。宝安区始终奉行“扶优、扶新、扶强”的产业发展理念,坚持替代优先、创新优先、载体优先、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日趋完善,逐步成为全国的工业强区、出口强区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第一区。全区各类产业、企业有3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2600多家,占全市的52%;超亿元的企业接近900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99家,30多家本土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内销比例增加10个百分点,对新兴市场出口年均增长21%;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并朝集群化方向发展,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门类,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形成了从上游研发设计到下游生产销售的较完整的产业链;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占第三产业比重52%;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7家,2011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6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9%,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50.9%;产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启动了“十二五”时期十大新兴产业园区、三个总部研发园区、宝安科技创新城等产业载体建设;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加强,相继建成水、电、道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体育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物流、金融、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第三,环境要素优势突出。宝安区着力打造优质的生活环境,全区现有中小学178所,在校学生29.4万人,是“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全市首个教育国际化的试验区;各类医疗机构853间,其中社康中心168间,达到全覆盖;各类文化设施707个,其中文化馆(文体中心)11个,公共图书馆167个;各类公园199个,是全市公园之区,绿道长度304公里,占全市的一半,全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6%;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各险种参保总量1203万人次;旅游休闲娱乐等设施日趋完善,辖区星级酒店30家。未来,海滨公园、中心区图书馆、青少年宫和演艺中心以及全市最大的购物中心海雅商业广场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将陆续建成。宝安越来越优越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宜居的生活条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和企业聚集。 

 第四,政策优势突出。宝安区十分重视创新产业发展政策,在深入学习研究新加坡、台湾、亚洲四小龙,以及江浙等地区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5系列文件,从先驱型企业、产业替代、自主创新、载体建设和服务环境5个产业转型升级关键问题着手,将区委区政府大项目带动、“四个优先”的发展思路落实到政策措施中。其中最具创新性的是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先驱型企业扶持政策,宝安区将先驱型企业划分为技术先驱型、产业先驱型和市场先驱型三种类型,根据各自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认定门槛,从税收、用地、产业用房、人才引进、环境整治、政府服务等方面给予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扶持。比如,对于先驱型企业每年上交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落户前五年按50%进行奖励,之后五年按每年30%给予奖励。通过开辟一条引进和扶持在技术、产业、市场等方面具有先驱优势,拥有长期、超强竞争力和市场控制力的企业的新型路径,促进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时期,宝安区迎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深入实施、深港同城化、特区一体化和前海合作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宝安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和谐幸福宝安为核心,以加快特区一体化为总抓手,以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为动力,积极实施追赶跨越战略、民生优先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区战略、转型替代战略、低碳发展战略,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基地经济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和提升,大力推动科学发展,着力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向出口、投资、消费协同拉动转变,产业发展向高端、集聚、质量转变,资源利用向低碳循环集约转变,社区经济向资本形态实业经济转变,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民生幸福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宝安建设成为深圳科学发展示范区,特区一体化先行区,和前海一起打造深圳西部城市中心。